本文摘要:
今天给大家讲述一段历史,一段新中国建立前后危机四伏的历史,一个一穷二白的中国,在面临美苏两大强国联手做局的情况下,是怎么化抒难机,赢得主动的。相识这段历史,我们就应该清楚,今天中国国力远超1949,外部情况也不会比那时更恶劣,1949我们都能渡过难关,今天另有啥担忧的呢?1949年前后中国发生了什么?对现代史有点相识的似乎都能回覆这个问题。
今天给大家讲述一段历史,一段新中国建立前后危机四伏的历史,一个一穷二白的中国,在面临美苏两大强国联手做局的情况下,是怎么化抒难机,赢得主动的。相识这段历史,我们就应该清楚,今天中国国力远超1949,外部情况也不会比那时更恶劣,1949我们都能渡过难关,今天另有啥担忧的呢?1949年前后中国发生了什么?对现代史有点相识的似乎都能回覆这个问题。凭据历史纪录,在1949年前后,中共以及人民解放军一路高歌猛进,从三大战役到百万雄师过大江席卷全国,然后是新中国建立,然后就是抗美援朝战争。
从传统的历史纪录来看,在那段时间我们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可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那段历史外貌上顺风顺水,其实是暗流涌动,危机四伏。
这个危机不是泉源于海内,而是外洋。准确的说,在1949年前后,全球两个头号强国美苏联手为中共以及厥后的新中国挖了一系列大坑,稍有不慎,新中国就碰面临国家破裂、领土沦丧的了局。我们的历史书还是格式太低,视角总是局限于海内那一亩三分地,所以,大家相识的历史总有很大的局限性。
现在我就站在全球的视野,给大家讲讲这段历史。1 雅尔塔的枷锁斯大林有两个身份,一个是苏联的国家首脑,另一个是国际共运的首脑。
在这两个身份中,斯大林真正认同的还是第一个身份,至于国际共运的首脑身份在许多时候都是为苏联国家利益服务的工具。1945年2月,美国为了笼络苏联对日宣战,在雅尔塔签订秘密协议,其中涉及中国主权部门包罗:外蒙古(蒙昔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维护苏联在大连商港的优先权益,并使该港国际化;恢复旅顺口岸苏俄水师基地的租借权;中苏设立公司配合谋划合办中长铁路、南满铁路,并保障苏联的优先利益;同时维护中华民国在满洲完整的主权。
以上就是苏联对日宣战将拿到的红利。这些红利是苏联求之不得心心念念上千年的目的!简朴的解说一下这些红利对苏联意味着什么。为啥要把外蒙古破裂出去?因为外蒙古距离苏联远东的大动脉——西伯利亚铁路太近!如果在外蒙古疆域集结一只军队,理论上就具有随时掐断西伯利亚铁路的可能。外蒙古与西伯利亚铁路(泉源:搜狐网)苏联期望获得外蒙古除了保障西伯利亚铁路的战略宁静,另有更险恶的心机。
外蒙古独立从地缘政治上看,是重新疆到东北的整其中国北方的中间地带撕开了一个大缺口,接踵而至的就是西进新疆和东进东三省,并对中国北京恒久保持高压态势。一旦中国东北或新疆泛起倒霉于苏联的事态,苏方就会以最短的距离和最快的速度直插北京。20世纪60、70年月中苏关系紧张时期,苏联在中苏和中蒙疆域屯兵近百万,就曾对中国北方宁静形成重大压力。
苏联最有价值的目的是旅顺与大连港。这是面向太平洋的出海口,是苏俄求之不得上千年的不冻港!大连港苏联这个国家很有意思,领土面积世界第一,偏偏就没有一个面临全球主要海贸门路的出海口,虽然从满清手里抢去了海参崴,可是海参崴维度太高,不是不冻港,商业价值并不大。在俄罗斯的历史上,唯一曾经获得过出海口不冻港的就是旅顺与大连,厥后日俄战争中战败,这个口岸又被日本人抢走了。
现在借着雅尔塔协议,苏联又拿回了旅顺与大连,这次是无论如何不会再放手了。按:苏俄对出海口不冻港的盼望参见历史文章《俄罗斯的千年口岸梦》,顺便说一句,是否具有面向主要海贸门路的出海口,是能否进入蓬勃国家俱乐部的须要条件之一。可是旅顺与大连在中国境内,与苏联并不接壤。

怎么才气恒久占有这两个名贵的口岸呢?历史上俄国人在东北搞了一条中长铁路,这条铁路从苏联境内经哈尔滨、长春直达旅顺,这是占领旅顺与大连的生命线。所以,要拿下旅顺与大连,就必须确保对中长线的控制。
哈尔滨至旅顺、大连港的中长线(泉源:民众号地球游客)从上图可以看出,如果让苏联占领旅顺、大连港,再控制了中长线,我们东北的主权其实被切割两块,雅尔塔协议所谓的“维护中华民国在满洲完整的主权”不外是一句空话。旅大港最重要的意义还不仅仅是主权问题,失去旅大港对于中国最要命的就是渤海门户大开,外国侵略者可以势如破竹在大沽口登陆,直接威胁北京——历史上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英法联军,庚子事变中的八国联军都是从这个门路攻陷了北京。
外蒙古+旅大港+中长铁路就是苏联通过雅尔塔协议给中国脖子上套的的锁链,这条锁链不砸碎,中国不要说保持主权完整,连国家宁静都完全没有保障。即便如此,在抗战胜利前夕,国民党政府还是与苏俄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被迫对雅尔塔协议举行背书。
虽然国民党政府在主权问题上作出了重大牺牲,可是,总算获得了苏联支持国民党政府吸收东北的答应。为啥国民党政府不惜牺牲主权也要换取苏联支持国民党吸收东北的答应?因为东北太重要了!其时东北工业实力冠绝全国,以钢产量为例,在抗战时期,除东北其他地域钢产量还不到10万吨,而东北满铁最岑岭时期钢产量到达133万吨!可以这样讲,国共之争,谁拿到东北谁就有争天下的资本。
可是,国民党如愿拿到东北了吗?2 出尔反尔的苏联1945年10月12日,国民党东北行营主任兼政治委员会主任委员熊式辉、经济委员张嘉墩、外交特派员蒋经国一行飞抵长春,启动吸收东北的实际事情。17日,熊式辉等在和驻东北苏军总司令马林诺夫斯基的第二次谈判中,提出吸收日本和伪满政府独营与满日合营之工业,但马氏居然称这些工业应视为“苏军战利品”,应由苏方处置惩罚。这个要求给兴冲冲指望通过《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就可以顺利拿到东北的国民党政府兜头一桶冷水。
与此同时,乘坐美军军舰的国民党军队准备在大连登陆,效果被大连苏军直接拒绝。熊式辉等人在与苏方谈判中频频受挫——活该的俄国。
本文关键词:原创,危机四伏,1949年,前后,发生了,什么,今天,金年会官网
本文来源:金年会-www.56kingdom.com